为进一步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法治意识,确保《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深入人心,济源示范区掀起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热潮,通过入企组织发动、企业广泛宣传、司机自主学习等多维度发力,让条例内容走进运输企业、贴近从业人员,为道路运输行业规范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入企组织发动,精准覆盖,政策解读“面对面”。示范区运输中心组建专业宣传团队,深入辖区内道路运输企业、物流园区、客运站点等重点场所开展“一对一”入企宣传,发放《条例》单行本5000册、一图读懂宣传彩页1000份,开展面对面宣讲100余人次。宣传人员结合企业经营实际,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讲解《条例》核心内容,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切实将条例要求转化为日常管理规范。
二是企业广泛宣传,主动发力,营造内部学习氛围。各道路运输企业积极响应,将《条例》宣传纳入内部培训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条例学习走深走实。利用晨会、例会组织员工通过《条例》解读PPT条例逐条研读原文;在办公区、停车场利用黑板报、张贴宣传海报、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等形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利用微信工作群推送解读PPT和知识问答,让员工随时随地学习,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形成“人人学条例、人人守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是一线主动作为,靶向施策,提升从业人员合规意识。作为道路运输一线参与者,司机群体的学习教育是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运输企业针对司机群体通过集中授课、微信推送、远程培训、随车提醒等方式开展靶向培训。同时,结合典型安全案例,警示司机切勿触碰“红线”,引导其自觉遵守条例规定,规范驾驶行为,保障运输安全。
截至目前,分类组织货运、客运、出租、汽修、驾培行业召开专题宣贯会20余场,运输企业组织召开学习培训480余场,覆盖从业人员9170余人。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将持续加大宣贯力度,推动《条例》落地见效,护航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