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和原晓溪一样,将公交车作为出行首选的市民,有很多。
自济源实现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公共交通发展带来的便捷和幸福。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不断彰显,济源不断加快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乘公交车、骑共享单车等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新风尚。
公交免费 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济源现有城区公交车线路12条,其中日间线路10条、夜间线路2条。城区公交车免费后,各条线路的乘客明显增多,客流量最多的一天有10万人次,相比以往增加了4万人次。313路、106路、215路等热门线路,日均客流量时常达到1.4万人次。”济源交投集团交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还了解到,城区公交车免费后,济源采取了智能调度和现场调度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车辆准点率;不断加快公交车配套设施建设,在愚公路、西环路、南环路等规划了公交车专用道、增加了电子站牌数量,实现了中心城区主干线电子站牌覆盖率70%。
“平时出门,我更喜欢乘坐公交车。公交车不仅颜值高、乘坐舒适、安全性能好,还十分方便。出门前用手机查询公交车的位置,可以节约出行时间。”市民王衡说。
如今的济源,公交线路更加合理,很多新建小区门前也设置了站点。多条线路互为补充、相互衔接,在方便市民乘车的同时,也让市民有了更多的乘车选择,为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我们根据城市发展、客流需求、道路通行条件等因素,正在规划增加公交线路,持续提高城市公交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李卫新表示。
文明创建 让绿色出行深入人心
近年,步行、乘坐公交车、骑共享单车……这些省事、省时、环保的出行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选择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济源市民的共识。
“共享单车是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我每天都要骑行5公里至10公里。这样既方便又不堵车,还能锻炼身体。”12时20分许,在示范区财政金融局上班的冯帅忙完工作,来到单位楼下,打开一辆共享单车准备回家。“平时出门买菜或者约见好友,我都会骑车过去。这在节约出行成本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何乐而不为?”冯帅告诉记者。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人人在行动。市民王晓告诉记者,虽然家里有车,但她上下班包括接送孩子还是经常乘坐公交车。她说:“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环保、绿色出行。与孩子一起低碳出行,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成为绿色出行的践行者。”
城区内短途出行,选择步行或者骑共享单车,既低碳环保,又远离堵车烦恼;上下班路途远,乘坐公交车则成为首选……如今,自然、简单的生活正在回归,绿色出行方式已经成为新时尚。
“城区公交车免费后,每天乘车的市民比之前增加了40%左右。”313路公交车司机李庆国告诉记者,公交线路发车间隔时间从大约10分钟缩短为五六分钟。入冬后,乘客增加很多。“原来一趟车乘客只有寥寥几人,可现在每趟车有近40人。”他说。
人流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也随之提升,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帮助老年人上下车的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公交车现在是咱们济源的一张新名片。城区公交车免费惠民,咱们更得从自身做起,擦亮济源文明新名片。”司机和乘客纷纷表示。
自觉践行 使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绿水青山塑造美丽济源。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选择乘坐公交车或骑共享单车、步行上下班的人越来越多,绿色、健康、低碳出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出行,保护环境。我出门经常乘坐公交车,尽量少开车,以减少尾气排放。”市民张妍告诉记者,新能源公交车没有废气的味道,噪音也小,行车比较平稳,坐得很舒服。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我省出现大面积轻中度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全省范围内启动相应级别预警,落实各项工业污染源、重型柴油货车的污染排放监管措施。广大市民“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城区公交车免费,市民出行更方便了。我们要绿色、低碳出行,让济源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优良。”正在市中医院公交站牌前候车的市民崔潇告诉记者,家里人现在出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
崔潇还说,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希望带动身边人一起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让绿色出行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多一些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绿色出行是一种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守护济源蓝天白云的实际行动。采访中,广大市民纷纷表示,愿意加入绿色出行队伍,宣传绿色出行理念,为建设生态、和谐、畅通的济源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何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