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拐了多少弯,也不知爬了多少坡,1月15日,当车终于停在济源市南岭腹地坡头镇佛涧村的外沟居民组时,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连呼两个想不到:“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还住着人家,没想到这么偏僻的住户门前竟然有这么好的路!”
这家的主人叫翟道国,他正在门前制作养兔用的竹篦子,他的母亲郑静花虽已78岁高龄,但仍在不时地帮儿子打个下手。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老人:“大娘,门前的路修恁好,这是通到哪了?”
“通哪了?你只要想走,这家家户户门口的路,都能通到北京城。”郑大娘颇为自豪地说,“以前谁知道这儿,现在路好了,一到假期,大城市的人都往俺这儿跑呢!”
在和郑大娘的聊天中,记者得知,儿子翟道国夫妻俩搞了3亩白菜育种和4亩大葱制种,还养了200只长毛兔。因为现在路好了,收购兔毛的客商经常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需求量随之增大,翟道国于是将兔场进行了扩建,准备再增加500只的养殖量。
问及一家人的年收入情况,郑大娘笑而不言,她只是拿以前的收入打起了“掩护”:“以前都是土疙瘩路,种啥养啥都不中,车是进不来出不去,家里一年挣的钱,顶不住现在年轻娃们在外打工俩月挣得多。”
记者看到,在依山傍水的二层楼院里,放着摩托车、农用三轮车,车库里则放着一辆价值十几万元的小轿车。翟道国说:“以前出山都是羊肠道,那宽度只够骑辆摩托车;随后有了便道,就买了辆农用三轮,晴天还能跑跑,一到雨天就糗了;现在路好了,不管啥天,想去哪去哪!”
记者了解到,历史上的济源交通并不便利,处于豫西北的一个“牛角川”。1995年前,该市16个乡镇521个行政村,只有国道、省道沿线的4个乡镇和45个行政村通油路。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文明发展的民心工程。1996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平原区村村通油路的农村公路建设第一次跨越;2006年底,率先实现了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油)路的第二次跨越;2009年底,实现了全市居民组组组通硬化路的第三次跨越。
正是有了这些通畅的路,朱庄的石榴、马村的酥梨、寺郎腰的大葱、卫福安的西瓜、枣庙的冬凌草等一个个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开始名播四方。当然,老百姓都明白这个理儿: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路通了,日子好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歌功颂德,有的是立块功德碑,更多的则直接将村里的富民产业定为路的名字。
采访中记者获悉,卫福安村有条“西瓜路”,大峪镇有条“大葱路”,下冶镇有条“冬凌草路”,坡头镇有条“核桃路”。与记者随行的济源市交通局工作人员刘爱珍说:“这些路的名字都是农民自己起的,从路名我们就能看出,是这些路让农民的经济作物走上了产业化的路子,走上了城乡一体的发展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