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抗汛抢险保畅通

时间:2016-07-11 | 热度: | 来源:办公室 公路局 农村处 运管局 海事局

    7月9日以来,受强降雨洪涝影响,济源境内公路出现多处水毁。面对灾情,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启动防讯应急预案,细化部署、积极防范,全力抗汛抢险保畅通。一是全系统启动24小时值班制,保证救灾队伍、物资到位。公路局、农村处干部职工立即取消了周末休息日,全体人员到岗到位,按照分工,有序奔赴公路防讯一线巡查、除险、保畅通。二是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波塌方等道路的监控、巡查,密切监视公路毁情。交通执法及养护人员到公路一线实行分段负责,加强交通疏导。三是加强客运管理,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及时对司机进行短信提醒、语音提醒,实行每车必检每趟必查,确保道路情况不明的不发班、车辆状况不好的不发班、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不发班、已出现地质灾害的不发班。四是加强码头渡口渡船安全监管,落实防汛责任制度和抢险措施,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五是加强工地管理,在建项目加强现场管理,危险路段暂停施工,低洼地区人员、材料、设备转移保护,关键施工路段专人值班。 

 

 

     公路局 受强降雨影响,我市省道温邵线、郭木线、邵吉线等山区路段多处塌方,受损严重,影响交通正常通行。 

    灾害发生后,公路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按照先通后畅原则,迅速组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对影响车辆通行的路段进行抢修,对塌落在路面范围内的水毁塌方、落石及时清理,保证道路通行。及时组织养护、路政人员加大雨天上路巡查力度,对全线道路进行认真排查,及时疏通桥涵排水设施,引排路面积水,抽排柿槟立交桥下积水,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截至7月11日,该局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280余人次,投入机械设备20台次,处置路面塌方40余处,清除塌方840立方,排除公路积水130多处。目前,全市干线公路安全畅通,广大养护工人仍在路段巡查中,正对塌落在路面以外的塌方紧急清理中。 

    农村处 因这次降雨时间较长且雨量较大,农村公路出现多处塌方,绿化和交通等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各管理中心应急队伍全部奔赴一线,全面排查农村公路沿线塌方路段、绿化和交通设施,对灾毁及隐患设施进行抢修加固,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有突发紧急状况及时上报和通知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最大程度预防并减少灾害出现。

  7月10日早上,农村公路管理处防汛领导小组冒着暴雨深入到水牛线、张苏线、林山王母洞道路以及新建的云溪桥等路段进行查看。对易发生水毁、塌方的路段,加强巡查和养护防范工作,对排水、行洪有影响的路段、桥涵,及时清除障碍,保障行洪排放通顺;发现有施工、塌方路段,设置警告标示标牌,提醒过往车辆行人绕道行驶,并做好修复保通工作,将灾情影响降到最小。截止目前,农村处共出动机械设备7台,排除积水60多处,清理塌方20处,其中,对水洪池-九里沟塌方严重路段实行禁行。 

 

    运管局 针对连续降雨情况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一是安排15辆客车和15台货车作为汛期应急车辆;二是通知新运公司和环球集团加强对危险源路段的勘查和预防,并要求各客运公司要采取短信、电话提醒等方式传达到每一位司机;三是要求各公司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做好车辆的监控,并适时提醒司乘人员严禁违规行驶,确保汛期旅客乘车安全;四是要求驻站监督人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专门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专题补充了一些恶劣天气、地形的应急处置办法,增强司机安全红线意识。

    海事局 进入汛期以来,我市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多发,水上交通防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海事局一是落实防汛责任制度和抢险措施,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配备了15艘抢险船舶及救生衣、救生圈等必备防汛物资;二是开展2016年济源市水上交通综合应急演练,针对水上突发事件设置了船舶消防、乘客转移和人员落水救助等科目,重点突出了水上应急指挥和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三是加强对社会搜救力量的指导和训练,为济源市民兵防汛分队骨干船员开展专业的水上基本安全培训和实船操艇训练,提高市民兵防汛分队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为确保发生水上交通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拉得出、上得去、救得下”,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5
电话:0391-6633301 | 邮编:459000 | 信箱:jyjtysj@126.com    举报投诉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17号

备案号:豫ICP备2022021902号-1 | 技术支持:九华云(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