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0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8-06-25 | 热度: | 来源:

  张秀娥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大力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全力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不断改善群众出行现状,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等问题。2017年我局通过抽调部分线路车辆采取优化组合、合并更改线路等方式,开通8条城乡公交线路市区-山坪、市区-猴区、市区-杨圪套、市区-大沟河、市区-校庄、市区-陶山、市区-唐山、市区-小横岭),暂时解决了25个未通客车行政村的群众出行问题。但由于道路修复、客源少、车辆少、亏损严重等原因目前我市仍有69个行政村(含1个贫困村)未通客车。2018年我局计划开通5条线路市区-王庄、市区-漭林、市区-彭庄、市区-李家庄、市区-朱堌堆,增车辆16台(资金投入约624万元),解决36个行政村群众出行问题;2019年计划开通6条线路市区-南樊、市区-战天洞、市区-东逯寨、市区-马村、市区-南山、市区-北吴),车辆20台(资金投入约696万元),解决33个行政村群众出行问题2019年实现我市“村村通”公交水洪池因道路不符合通行条件除外 

  (二)规划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实施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逐步改善群众出行方式,2018年在中心城区规划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28个,新增公共自行车450辆,目前已完成站点选址、设备招标等前期工作,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三)争创“公交优先”示范市。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更有力、设施更完善、服务更优质、管理更智能、运营更安全的目标。2018年我局将积极开展河南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目前创建请示文件已报送市政府。 

  按照省创建方案,如我市创建成功,将自2018年起至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省补资金3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用于加大车辆购置、运营线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拟计划分三年增购车辆180台,年购车辆60台(除省补资金外,每年仅需财政投入约800万元,如车辆分期,每月仅需支付约40万元,另外每台车辆可获得6万元/年的运营补贴),从而解决发车密度小,万人拥有公交标台数低等问题,更好服务群众出行和完成“百城提质”创建任务要求。 

  (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国省干线公路调整结束后,我局广泛征求各镇办意见,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对全市农村公路路网进行了规划调整,农村公路路网由原来的乡道310公里,村道1355公里,调整为乡道678公里,村道987公里,基本实现了乡道以上行政等级公路覆盖建制村的农村公路路网。按照《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规定,乡道、村道建设责任主体为各镇(街道、集聚区)政府,建议各镇、集聚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积极谋划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道路标准和服务能力。我局将积极与各镇对接,加强行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感谢您们对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版权所有@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5
电话:0391-6633301 | 邮编:459000 | 信箱:jyjtysj@126.com    举报投诉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17号

备案号:豫ICP备2022021902号-1 | 技术支持:九华云(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