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675/2024-00669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布机构:
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标  题:
​ 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主体全面完工
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主体全面完工

12月20日,站在小浪底水库张岭码头放眼望去,阳光洒在河面上,一望无际的河面波光粼粼、美轮美奂。美丽的景色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张岭码头1号泊位全长166米,由台阶构成,是人员的上下通道。2号泊位全长822米,是斜坡道,人货两用。小浪底库区的水位在231米至275米时,1号泊位和2号泊位都能正常使用。”中交上航局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主体项目工程部经理王振强说。

新建成的张岭码头河床整洁宽敞,边坡高大美观,边坡周围勾勒出一条节水防护沟。张岭码头于11月份顺利完工投入使用随着张岭码头换上“新颜”,为期两年半的省重点建设项目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主体宣告全面完工为构建小浪底枢纽“高效畅通、绿色节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再添新彩。

该工程上起济源市毛田村(距小浪底大坝约40公里),下至小浪底坝上禁航区40公里黄河干流和大峪河、逢石河约10公里支流。施工内容包括航道工程、港航维护监管基地、便民交通码头、避风锚地、航标工程、航道支持保障系统等。整体工程在2022年6月开工兴建,其中主要项目为建成张岭、大峪、明珠岛、上寨、长泉、孤山峡、毛田等7处便民交通码头。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促进了小浪底库区航运的发展和两岸居民的交流往来。近年来,随着黄河两岸经济发展,库区两岸人员、物资交流频繁,水运需求量大,现有码头及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水运需求。

为此,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项目通过航道工程和便民交通码头建设工程,提升航道等级,满足沿岸居民出行,提升航运能力,完善航道及通航安全保障设施,全面提升库区航道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小浪底库区水上通航安全和航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是响应国家水运发展战略、落实交通运输部“十三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和省、市“十三五”规划中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系统,完善库区两岸综合交通网络的需要,同时也对解决库区沿岸居民出行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保障小浪底库区水上通航安全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为保质保量完成这一重大工程,施工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理念,施工人员铆足干劲,克服种种困难,高效完成任务,让焕然一新的小浪底库区提早揭开“神秘面纱”。

“在施工中我们不仅要克服施工区域点多面广、道路多在山区等不利因素,还要抢抓时间,紧张作业。”王振强表示,在施工区域内库区水位变动较大,只能在最低水位时段施工,有效施工时间较短,每年7至10月是施工窗口期。施工期正值高温期,在确保工人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在施工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一丝不苟,毫无怨言,将最佳施工理念和最可靠的施工技艺融入工程中。

中交上航局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济源境)主体项目负责人袁大英介绍: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生态优先 绿色港航’的施工理念,强化生态选址,严格贯彻生态优先原则,优先选用新能源设备进行建设。同时,充分考虑水运需求,结合地形、水文、外部建议条件,合理布置码头站点位置和码头各功能区,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此外,我们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注重环境保护,提高施工工效,减少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他表示,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小浪底库区水运通航能力、航道维护和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库区航道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库区人员和物资交流,保障小浪底库区水上通航安全和航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速黄河小浪底库区两岸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小浪底库区文明样板航道。


来源:济源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电话:0391-6633301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二区4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902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17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5